11岁女孩怀孕致死,此事当反思!
文|庄志明律师
昨天劳动节,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忙着起草一份法律意见书,今天想看一场电影算是犒劳犒劳自己,上午10点35分走进影院看电影《何以为家》。昨天“法之剑”公众号已发布了一个影评这个十二岁的男孩,为什么要控告自己的父母?,今天我追加一篇。
或许是上午需要做饭的原因,影院里只有大约十七、八个观众,除了我一个油腻男外,清一色的美女啊,年轻貌美,珠圆玉润,活泼可爱。看来我国的男人进厨房,女人出厅堂的局面已经形成,妇女的地位之高令人欣慰。
然而后来影院里发生了情况,让我意想不到,别急,听我慢慢说来。
《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迦百农”本来是《圣经》中耶稣开始传道的地方,电影想要传达的是一种“贫穷”、“愚昧”、“失序”、“混乱”,并由此带来的对黎巴嫩儿童极度的摧残。
电影由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该片以12岁男孩赞恩在法庭上控诉自己的父母为线索,倒叙赞恩之前经历的一系列悲惨故事。
影片讲述男孩赞恩的艰难历程,他状告父母让其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故事就此展开,赞恩除了被父母虐待之外,这个幼小的儿童生来就没有任何身份(甚至准确年龄都不清楚),有的只有饥饿、凌辱和绝望。
片中饰演赞恩的小男孩是有生活原型的,他原是叙利亚难民,因叙利亚战乱逃到黎巴嫩,没上过学,大部分时间都在街上跟同龄孩子打闹,同时他也做快递员,帮人跑腿的零工。拍这部电影选角色时,导演在街上发现他时,他正好12岁,他身上那种柔软又尖锐的性格,以及机智的魅力正是导演所寻找的。
电影中的赞恩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是长子,下面还有几个妹妹,贫穷家庭百事哀,更何况在这个家庭中赞恩的父母不节制生育,让家庭更加一贫如洗,毫无生机。
赞恩自小吃不饱,穿不暖,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时刻担心父母将11岁的妹妹萨哈卖给房东做性奴。赞恩非常希望自己能帮助萨哈逃离父母的魔爪,但最终这一努力还是落空了。
赞恩的父母怕交不起房租,为了不被房东赶走,绝情地将11岁女儿萨哈“嫁”给垂涎已久的房东。赞恩因此和父母闹僵翻脸,从此流浪街头。
赞恩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赞恩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哈瑞,哈瑞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哈瑞为了能在黎巴嫩生活下来,隐瞒了她有个一岁多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哈瑞收留了赞恩,赞恩也因此帮哈瑞带小孩。
《何以为家》电影名字很显然是中国人起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总是和房子,和国关联的,家是神圣又崇高的。赞恩的父母为了房租可以将女儿送给禽兽房东,哈瑞因为没有合法身份无以立足之地。显然他们都没有一个完整、安宁的家。
国家国家,没有国,何有家;国已不国,何以为家?没有国家崛起,哪有小民尊严?我认为,这才是电影最核心思想。
故事的主人公赞恩虽没有上过学,却有着很多文化人所不具备的感恩之心,在哈瑞身份暴露被警察抓捕后,赞恩没有丢下哈瑞的儿子约拿斯不管,而是带着约拿斯流浪以求活下来。赞恩带着约拿斯,拖着坛坛罐罐流浪,艰难地求生,面对这些心痛的情景,影院里的女生纷纷哭了起来,哭声一片,我的眼睛也多次湿润。
是啊,我们这里12岁的孩子衣食无忧,孩子想吃啥就吃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12岁的赞恩每天却在为吃饭发愁。这是何等强烈的对比!我看电影时就在想,如果我们的国家这几十年来没有安宁,没有发展,我们的孩子们还不是一样逃脱不了赞恩的悲惨命运?
当赞恩听说11岁的妹妹被房东性虐待致死,愤怒之下,拿刀捅伤了房东,赞恩因此被捕。在拘留所里,赞恩看电视时,勇敢地打电话向电视主播控诉自己的痛苦,谴责自己的父母,很巧被电视主播接听了,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相当于舆情爆发。任何地方都有这现象,舆论重视了,事情便好办了。
赞恩是不幸的,赞恩又是幸运的。在援助律师、司法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下,赞恩的父母以及房东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电影的最后定格在小男孩赞恩拍摄护照照片的微笑,相信赞恩从此有所转机。
在赞恩对其父母的指控诉讼中,赞恩痛恨父母生下他,有所生而无所养,并且希望法院禁止父母再生育小孩。因为赞恩年龄、文化所限,他并没有指出问题的根源,其实赞恩的不幸,并非仅仅是其父母带给他的,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黎巴嫩,赞恩的不幸比比皆是。这绝非个案,而是普遍的现象。
而导致赞恩不幸这一普遍现象的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中东地区的指手画脚、挑拨离间,甚至直接插手,发动战争造成的战乱和贫穷所致。任何有良心、公正的人都应该看到这一点。
赞恩的父母没有文化,他们只知道生育,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在一个生灵涂炭、经济贫穷的国家,无节制的生育是无法让家庭摆脱贫穷,也无法给孩子阳光和希望的,只会雪上加霜。
女导演娜丁·拉巴基出生在黎巴嫩一个很优渥的环境中,黎巴嫩在1975年至1990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她是在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看到了很多人的挣扎与痛苦。
娜丁·拉巴基曾告诉中国的记者,黎巴嫩目前承担了50万难民,特别是底层儿童的生存现状对她触动特别大。娜丁·拉巴基生活在一个很富有的家庭,享受着最好的教育,却能为穷人发声,精神可嘉。
由此我想到国内一些文化人,趾高气昂,自命不凡,动辄就把自己以启蒙大师自居,一心迎合富人阶层,唯西方普世价值马首是瞻,远离普通百姓,不体恤民众,轻浮得很。我希望小清新、公知们到影院好好看看这部电影,看看被普世价值欺负和忽悠的叙利亚和黎巴嫩现在是个什么状况?
读法言法语,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